【献礼党代会】由小农到产业链,看来宾打出的农业牌
| 招商动态 |2016-08-24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在今年7月举办的年中农业工作会上,最新捷报传来:全市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农业产值、农民收入、粮食面积、水果面积、桑园面积和蔬菜面积的“六个增长”。
未来如何布局农业,来宾有了答案。
那就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未来目标
到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总产量85万吨以上。
围绕我市糖料蔗、桑蚕、水果、茶叶、蔬菜、水产畜牧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每个县(市、区)要建成1个以上自治区级示范区,市级要建成2-3个。
建成“双高”糖料蔗基地105万亩以上,打造优势糖料蔗产业带。
全市扶持发展100个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以上。
采取措施
抓示范区带头作用
今年4月以来,我市全面启动了区、市、县、乡四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新增1个以上自治区级示范区、3个以上市级示范区和7个以上县、乡级示范区。
当前,全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已累计投资9.3亿元,建设核心区5万多亩。同时,以水果、桑蚕、有机稻、糖料蔗、畜牧、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的10个县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10个乡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抓产业结构调整
2012年,广西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2013年,象州县在百丈乡率先开展“整乡推进”试点工作,为全区土地确权探路。
2015年7月,象州县百丈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整乡颁证成为全区完成土地确权整乡颁证的第一个乡镇。
得益于土地确权等工作有序开展奠定的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积极培育,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就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24家,成立家庭农场52家。特别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的积极推广,甘蔗、桑蚕、肥牛、茶叶、蔬果等农产品快速发展,形成“一县多品”“一乡一品”格局。预计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7.71亿元,同比增长3.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4元,增长10.4%。
提升品质,借力“互联网+”
2015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千方百计做好稳增长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实施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支持特色优势水果、桑蚕、‘菜篮子’工程等基地建设。”在今年我市提出的“6+1”活动年中,涉及农业的“农业提效年”也提出了“提高农业产品品质”的要求。
我市在农业发展上正强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和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特别是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支持鼓励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自治区开展的网上专题农产品销售活动。
(叶海慧整理)
想了解来宾最新的新闻和资讯?
那就赶快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吧!
